今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锚定党员队伍建设关键,以提升组织动员力为核心,创新构建“三源”分类赋能培训体系,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从“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培育”转变,为筑牢基层党组织根基、激发组织活力注入澎湃动力。
激发“活力源”,凝聚党员“向心力”
面对党员学习劲头不足、教育形式陈旧的难题,淇滨区巧用“线上+线下”模式。线上,整合“远程教育站点”“河南党员教育云课堂”等多元资源,精心打造“云上课堂”微党课特色专栏,以新颖形式吸引党员主动学习。线下,深耕“百万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将“土味微党课”“党员议事”纳入每月主题党日提示单。
锻造“核心源”,淬炼乡村振兴“领头雁”
为培育一批引领乡村振兴的“尖兵强将”,提升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淇滨区构建起“全员覆盖、季度交流、外派学习”三位一体培育体系。采用“区级重点示范+乡级兜底保障”分层培训模式,运用“现场教学+沉浸研讨”形式,组织学员走访先进村、产业基地,在观摩中学习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同时,选派优秀书记奔赴先进地区,学习数字乡村、文旅融合等前沿理念与成功做法。
建强“动力源”,锻造驻村帮扶“尖兵连”
为提升新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淇滨区实施“任前筑基+小组互促+学测提能”全链条培育工程。针对新选派的3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02名工作队员,淇滨区开展涵盖支部建设、电商技能等培训,按地域划分组建3个第一书记工作交流小组,建立“月交流、季小结、年总结”长效机制。同时优化月度学习测试制度,以考促学、以学促干,不断提升驻村人员履行“四项职责”的能力。
通过“三源”分类赋能培训体系的高效运转,淇滨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极大提升。如今,这些驻村帮扶干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发展的“攻坚力量”。(来源:鹤壁市淇滨区委宣传部 作者: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