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四举措铸诚信 护航校园“盘中餐”

2025-10-28 14:23 | 中国搜索
分享到:

核心提示:​近日,为持续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破解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难题,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信用+校园食品安全”模式,将信用建设深度融入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全流程,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为校园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近日,为持续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破解校园食品安全治理难题,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信用+校园食品安全”模式,将信用建设深度融入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全流程,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为校园饮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信用准入,严选优质商家。淇滨区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政策要求,淇滨区教体局印发《淇滨区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淇滨区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高效运转协调机制》等专项文件,为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筑牢政策根基。在食材采购环节,组织11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公开招标与集中采购,明确“信用一票否决制”,将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失信被执行人、有严重违法失信记录者拒之门外,从源头把好供应商“入口关”。

信用惩戒,强化责任担当。建立供应商信用“黑名单”制度,明确6类失信情形,一旦触发,学校立即终止合同,且该供应商三年内不得参与淇滨区校园食材采购配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动态监管,2025年开展3次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累计检查学校食堂314家次,对失信行为决不姑息。

信用监督,凝聚多方力量。淇滨区教体局指导各学校建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邀请522名“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家长代表组成“信用监督队”。他们累计参与食材询价70余次,核查供应商信用履约情况;开展到校监督检查194批次,通过“看存储、查加工、验留样”全流程监督食堂信用责任落实;收集并采纳反馈膳食营养、减糖减盐等意见建议60余条,实现社会监督与民意诉求的紧密结合,让校园食品安全在阳光下运行。

信用管控,全程严密守护。聚焦食材存储、加工、出售、留样等关键环节,淇滨区教体局印发多项管理制度文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明确各环节信用责任人及职责。通过“每月常规检查+‘明厨亮灶’线上巡查”,实时监控信用责任落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实行“问题交办-限期整改-闭环销号”管理。2025年以来,累计整改问题233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9份,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信用不缺位、安全无漏洞”。

据了解,淇滨区将继续深化“信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在“信用前置筛选、动态惩戒、社会协同”现有实践基础上迭代升级,为基层校园食品安全信用治理探索新路径、提供新范式。(来源:鹤壁市淇滨区委宣传部 作者:魏蓝)

文章关键词:
淇滨区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86 10)88055719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