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龙安区:抗旱插秧人倍忙 育出增收新“薯”光

2023-05-11 09:19 | 中国搜索
分享到:

核心提示:马家乡位于安阳西南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自然降雨。经过考察,该乡无论是土壤特性还是气候特点,都非常适合种植红薯。因此,在乡政府的号召下,在农技专家的帮助下,该乡各村积极抗旱插秧,以确保红薯获得丰收。

5月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时,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东坡村村民已经在田地里忙碌了。只见村民有的堆土垄,有的挖坑穴,还有的蹲在坑穴旁边用手轻轻地将土压实,以确保每一棵红薯秧苗都有足够的空间和养分生长。

“以前我们插秧时,将秧苗垂直放置并直接覆盖泥土,但很快发现苗叶过多露出土面,一旦受到阳光照射,很容易枯萎,即使成活也难以获得高产。”村民李大爷擦了把脸,指着刚刚插好的秧苗介绍,现在,村民将大部分秧苗的茎平放在坑里,先用沾水的泥土覆盖,只留出一小部分露在外面,以减少叶子的蒸腾面积,从而提高成活率。

“由于茎是斜着插入泥土并平放的,它们会逐渐变成根,并在两侧生长出大红薯,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李大爷表示,有了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再加上自身的实践,科学种植日渐深入人心。

“为了发展好红薯产业,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劲儿。”东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张云说,红薯是一种相对耐旱的经济作物,只要插秧成活,夏季的雨水就能让红薯进入快速生长期,收成有保障。此外,红薯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秋季,红薯的叶子是营养丰富的蔬菜,不愁销售;红薯的茎是牛羊的好饲料,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红薯本身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也能制作淀粉,加工成多种食品。发展红薯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因此,该村将红薯产业定为支柱产业。

“今年,我们村引进了30万棵优质红薯秧苗,种植面积约100亩,每亩产量一般在3000斤到5000斤之间,每亩至少可收入3000元。一个百亩的红薯种植基地可增加30万元以上的收入。这让村民感到非常满意,也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周张云说。

东坡村的红薯产业是马家乡农业产业高效发展的一个缩影。马家乡位于安阳西南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自然降雨。经过考察,该乡无论是土壤特性还是气候特点,都非常适合种植红薯。因此,在乡政府的号召下,在农技专家的帮助下,该乡各村积极抗旱插秧,以确保红薯获得丰收。

“红薯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加工业的兴起,在红薯收获季节,如东坡村、李庄村等加工点日夜不停,为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马家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冯艳娇介绍,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马家乡党委、乡政府坚持党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不断探索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让村民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擦亮“产业兴旺星”。

“预计今年全乡种植红薯2000余亩,可增收6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村实际,继续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争取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全乡群众就地创业、就地就业、就地致富、就地幸福的乡村振兴梦。”冯艳娇说。

安阳市委宣传部供稿(安阳日报记者 赵晓凤 通讯员 马保付

文章关键词:
安阳市 龙安区 抗旱插秧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86 10)88055782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