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固村的大型红色地标 (张瑞锋 摄)
2022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白璧镇杜固村,村口处,镌刻着“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的大型红色地标与墙体式乡村振兴地标分外抢眼。一眼望去,一条干净整洁的大道直达远处,漫步村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杜固村位于白璧镇中部,紧临文峰大道。近年,该村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创建“五星”支部为抓手,通过采取一系列创建措施,村庄整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思敦行 干部队伍之“变”
杜固村以前各项工作都不好开展。2018年4月,任书庆临危受命,回到村里任党支部书记,他从干部队伍的配备、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入手,配强村“两委”班子,从年轻人和有学历、有能力、愿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群众中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形成一个既想干事又能干事创业的干部团队。目前,该村村“两委”干部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人,女性干部2人,平均年龄45岁。
要想干成事,必须形成合力。该村从抓党建做起,积极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实行党员量化积分制度,认真落实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切实做到45名党员联系820户群众全覆盖;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中,随机抽取3名到5名党员汇报走访联系农户情况,敦促党员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活动,党员干部在村内建设、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干夯基 村庄发展之“变”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要先行。杜固村村“两委”干部想方设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村内商户合作,建设了美食广场;流转土地约23.33公顷,与金秋农庄合作,发展高效农业;2022年,村里引进一家建筑企业。目前,该村正在谋划建设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将与“一宅变四园”改造的特色民宿、农庄形成一个田园综合体,发展近郊半日游,打造“安阳市后花园”。
以稳求安 群众风貌之“变”
要想发展,稳定是基础。这几年,杜固村下大功夫,从维护稳定、改善民风抓起,群众的综合素质及精神风貌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杜固村投资8万元,安装了48个摄像头,实现村庄全区域监控全覆盖,同时,常态化开展夜间巡逻工作,村干部每天都会带队进行夜间巡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此外,该村抓实抓细矛盾纠纷调解,村“两委”干部和“三人小组”及时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群众不光有安全感,更有幸福感。村里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建了日间照料中心,还准备建幼儿园,真是啥也有。”“每年重阳节,村里都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米、面、油,今年还组织全村200多名老人在美食广场吃‘爱心烩面’,并且请了文化团来村里唱大戏,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民有所乐 。”……在文化健身广场上锻炼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眼下的幸福生活。(记者 姜蕴真 通讯员 张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