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一村一品”是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更是创建“五星”支部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紧紧围绕“一村一品 一村一业”的发展思路,依托龙岗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了N个特色产业品牌,岗坡村“脱毒红薯”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每年产出不同品种脱毒薯苗一亿多株,可以满足近三万亩种植需求。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河北、河南、山西、东北、广东等地。
村民在采挖红薯。淇滨区钜桥镇供图
岗坡村原本是一个非常贫瘠的村庄,村内荒岗地偏多,不适合发展传统种植业,村民主要靠打零工来谋生,村集体经济更是没有收入。近年来,村两委把握政策导向,大力扶持村内饮马泉薯业合作社发展,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老百姓共同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发展红薯育苗500多亩,二十余个品种,带动了淇滨区、浚县、淇县等周边地区合同种植农户1600户5万多亩,2023年共育苗2亿多株,直接带动332户社员,每户年增收1万余元。
该村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红薯育苗-种植-深加工”“一条龙”产业链,将“小红薯”变成了群众致富的“大产业”,呈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大格局。
“一亩地一年大约能产5000斤红薯,按合作社的回购价,一亩红薯就能卖约3000块钱。如果市场行情好或者加工成粉条,那么收入就更多了。”饮马泉合作社负责人蒋冬芹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进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和管理规范化,扩大产能产值,延伸占领市场,多出好苗好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来源:鹤壁市淇滨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