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盈枝喜丰收,果农增收笑开颜。眼下正是阳光玫瑰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郭张弓村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绿如翡翠的葡萄缀满枝头,果香四溢。
王海齐正在采摘葡萄。(王颖 摄)
看着一串串饱满的葡萄,90后“新农人”、果园负责人王海齐不禁喜笑颜开:“我们果园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建设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不仅节约灌溉成本,而且可以根据葡萄的生长周期,科学地进行水肥供应。最关键的是,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精准采取16片叶子供养一串葡萄,每串只保留60-80颗葡萄,确保颗颗都能见到阳光,口感香甜可口,市场供不应求。”
“跟着农技专家科学种果树就是不一样!”王海齐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葡萄产量近3000公斤,销售收入预计在3万元,整个果园一个葡萄季下来收入预计达16万余元。
科技赋能绘出葡萄园里好“丰”景。(王颖 摄)
大学生返乡创业,“新农人”当起“兴农人”。在马村区,像王海齐这样尝到科技致富甜头的“新农人”不在少数。
武王街道邓庄村返乡大学生卢小莉和丈夫承包果园办起了家庭农场。在街道妇女干部的推荐下,她积极参加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组织的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班,坚持科学管理果园,种出的桃子颜值高、口感好。每到桃子成熟季,她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将果子远销省内外,实现丰产又丰收。
近年来,马村区多措并举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该区不仅给予创业贷款方面的资金支持,还建立市级农技“大专家”、街道农技“专家”和乡村农技“土专家”三级专家培训资源库,为创业青年提供“点单式”的农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已组织5批果树种植专家入村“传经送宝”,向种植户普及科学高效的果树种植和管理技术,以科技赋能特色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马村区还充分发挥河南农业大学马村优质果蔬研究院(河马仙果小镇)的科技和教育优势,促成演马街道前蒋村党支部与河南农大园艺学院蔬菜系教工党支部签订支部联建协议。通过组织村里的青年学习到园区工作,示范带动他们掌握科学的果蔬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马村区融媒体中心 王颖 孙洁)
来源:焦作市马村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