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深夜,800公里之外的江苏镇江。
在外务工的焦作人王朝利下班回到家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母亲的话语一遍遍在耳边回响,一行热泪顺着脸颊缓缓流下。
黑暗中,他下意识地摸起手机,给马村区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徐秀叶发送了一条感谢微信:“秀叶书记,我父亲的后事全靠您操办,您做了我们当儿子该做的事,这是一辈子的恩情。俺娘说了,您的恩情我们兄弟永远不能忘!”
这是王朝利第三次向徐秀叶致谢。十几天前,王朝利的父亲突然去世,在他们兄弟还没赶回家的情况下,60岁的徐秀叶亲手给老人穿寿衣、全程给老人料理后事。
那是11月12日的夜晚,事情来得猝不及防。22时53分,王朝利的手机铃声急促响起,看到是徐秀叶打来的电话,心中不免一紧。他和大哥都在南方打工,80多岁的父母在东苑社区生活,身边没人照料,着实让人不放心。
怕啥来啥。接通电话,徐秀叶焦急的声音传来:“朝利,我现在在你家里,你父亲突然发病,刚刚不在,老婶子在我旁边,你抓紧回来。不要太心急,这边的事我先帮着料理。”
王朝利冲着电话那头连连道谢。家里就剩老母亲一人,父亲的后事可咋办!还好有社区管。
千里奔丧,心急如焚。11月13日下午,当王朝利兄弟陆续赶到家时,老人身后事已基本安顿妥当。
儿女不在跟前时,报丧、联系车辆、送殡仪馆等事情,徐秀叶主动出面:“我照头,我是老人的‘儿媳妇’。”
灵堂前,母亲流着泪对儿子念叨:“平时秀叶对我们没少照顾,你爹临走前,也是秀叶陪着我。她喊着‘叔’,约莫有十几分钟,直到你爹闭上眼。寿衣是你秀叶嫂子买的,她叫来微网格员张战全和你刘叔,亲手给你爹净面、擦手、擦脚,换上寿衣……”
顺利办完老人后事,王家兄弟买了礼品,再三提出到徐秀叶家里拜谢,都被徐秀叶拒绝了。她说:“咱是社区干部,一直把王叔当自家老人对待,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不用谢。”
王家兄弟三次致谢徐秀叶,一次比一次刻骨铭心。
社区群众都说徐秀叶像老人的亲闺女,徐秀叶却说:“社区工作就是为民服务,不管遇到啥情况,咱社区都应该是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用真心换真情。像徐秀叶这样,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实在在把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党员干部,在马村区还有很多,该区将持续以“解民忧”为出发点,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成为民务实、实干争先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