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村改居深入推进和城市小区快速发展的形势变迁,河南省台前县紧紧围绕城市社区党建发展需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创新设置模式,确定了一核引领、双园共建、三事会商、四心服务、五大品牌的“12345”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在城市基层党建中迈出“片区联建”新步伐。
强引领,聚合共建力量
一是发挥“组织体系”核心引领作用,台前县孙口镇党委、片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落实网格化管理。突出镇党委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地位,深入探索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强化片区党委在社区中的领导地位,牵头组织协调辖区内各方力量开展社区建设;把党小组建在楼栋里,将服务群众工作渗透到社区管理、服务、自治三大方面,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着力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汇聚“五方力量”参与社区共建,镇干部、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员、业主委员会“五方联动”,拧成一股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架起服务“连心桥”,真正解决居民的实际需求,合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划好“最小单元”做实倾心服务,把楼栋的“小事”当作社区治理的“大事”,楼栋党小组担当服务主力军,组织楼栋党员认领“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物业监督员”,积极参与到楼栋治理中,激活红色细胞,把城市党建触角延伸到片、楼、户、人,提升党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重服务,建设功能阵地
一是聚焦“双园目标”,紧紧围绕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发展需求,整合资源、聚合人力,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就业咨询、娱乐活动等全方位服务,打造便民服务红色家园、居民活动开心乐园。二是突出“三大功能”,做实党群活动、协商议事、便民服务建设。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党群活动阵地,开展“红色宣讲”“关爱老人”“曲艺表演”等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党组织。根据群众多样化需求,设置“协商议事”“民意征求”“暖心驿站”“血压测量”和“领办代办”等接地气项目,实现差异化服务,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三是打造“五项阵地”,坚持“服务群众零距离”理念,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打造便民窗口、党群宣教、多元调解、文体娱乐、商圈联盟等五项服务阵地,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促进社区商圈经济发展,实现社区和谐稳定。
顺民意,定制惠民套餐
一是“四心”服务解民忧,突出小区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牵引作用,协同红色物业和居民社会力量,建立居民需求和社区资源“两个清单”,为社区居民提供“贴心”政策咨询、“放心”帮办代办、“舒心”纠纷调解、“暖心”关爱服务,谱写党群“连心曲”,实现党群心连心、近邻一家亲。二是“两室”共享惠居民,着眼拓宽社区服务范围,规划了社区文体娱乐室和综合图书阅览室,配备了棋牌桌、乒乓球台、趣味体育器材、图书阅览等设施,推出“翰墨飘香”书画堂品牌,方便社区居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居民打造了温馨的社区之家。三是“一站”服务促就业,设置“蓝领就业”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岗位推介、技能培训,满足辖区居民对“零距离”“家门口”就业服务的迫切需要,推动就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促和谐,打好贴心组合
一是建立“3+1”线索发现机制,设置便民服务联系卡、楼栋长巡查记录本、书记信箱,开通社区便民联系微信公众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方便群众开展政策和事项咨询,避免居民大事小事来回跑腿的麻烦。二是落实五闭环问题处理措施,把问题发现、收集汇总、分类处理、意见反馈、居民评价等环节建立工作闭环,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由物业、小区党支部、社区党委、镇党委对应解决,最终实现“大事共商、难事共议、实事共办”。三是主打“百忍劝和”调解品牌,立足清晰分辨是非、公平公正处事、不偏不倚论责,做好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帮助双方当事人打开心结,消除对立情绪,达成握手言和,推动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台前县礼贤片区党委立足于整合资源、聚合人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娱乐活动、便民服务、就业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把社区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居民之家,在推进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先行一步,打造片区党委综合实验片区,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王明星 刘家广)
来源:台前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