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干为先。仲春时节,大地回暖,放眼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大发展”的勃勃生机,处处展现着拼经济、拼发展的立体图景。
今年以来,镇平县把“拼经济、拼发展”作为发展主基调主旋律,把兴工强县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四位一体”抓推进,奋力开创镇平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再塑镇平工业新辉煌。
招商引资 培育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招商引资是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源头活水”。镇平县大力实施全年、全员、全产业链招商战略,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高引特、招链引群,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领导带头示范招商。县处级领导带头落实招商引资“二分之一”工作法,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带头冲在招商一线,每月至少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次以上,全年每人引入超亿元项目1个以上,力争全年引进重大产业项目80个以上、超50亿元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实地考察北京泛华集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芯之路控股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同时,主动邀请香港铜锣湾集团、中粮科工、劲旅环境等30多家企业来镇平考察,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EOD开发等事宜进行深入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5个,已经签约项目6个,投资额超100亿元。
尽锐出战靶向招商。在全县范围内高标准选配一批懂经济、懂政策、熟悉招商流程、善于项目谈判的“精兵强将”,组建专业招商队,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中部地区设立驻地招商“五大战区”,开展驻地招商、长期招商,围绕新型建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找准项目招引主攻方向和发力点,瞄准重点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民营企业,用好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大使招商等模式,全力招引链主企业和投资体量大、产业质态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构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新优势。
人人参与全员招商。镇平县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处处都是招商环境、事事都是招商形象”的思维理念,激发调动社会各界招商、荐商、引商积极性,将乡镇街道、县直单位、条线部门、人民团体等招商力量串珠成链,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有机整体,实行联合招商,任务同担、信息共享,全面提升招商能级。全县已组建106个招商联合主体,先后赴广东、上海、浙江、江苏、郑州等21重点区域和城市开展招商活动50余次。
项目建设 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项目建设是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镇平县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加快突破的“压舱石”“顶梁柱”,以项目带动要素集聚、拉动投资增长,为工业高质量发展、跨越式赶超增添新动能。
抢抓机遇“谋”项目。立足县域实际,澄清优势资源,争取抢占先机,从发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基建等重大领域中找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发力点,挖潜培新、蓄势储能,积极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增后劲、管长远、带全局的重点项目,切实为镇平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积蓄竞争优势。
主动出击“争”项目。建立健全“双周赴省、定期进京”机制,加大跑部进省频度、沟通对接力度,及时了解上级部门各类项目建设计划的动态信息,准确把握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提高申报项目的准确性和精准性,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省政策“笼子”和计划“盘子”,确保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得到上级支持,全力为项目争取工作赢得主动。
全力以赴“抓”项目。坚持项目建设“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建立重大项目“十大专班”,实行“专班+专题+专人”工作机制,实施全生命周期项目服务管理,全产业链推进、全要素链保障,切实提升项目审批、用地调整、施工建设等方面工作效率,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推动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见效,千方百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巩固提升良好发展势头。
环境优化 集聚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工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是建设工业强县的重要一环。镇平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业聚力蓄能的重要举措,坚持“建管改评优效”抓工作,实行“全员参与、全面动员、全域评价”,全力打响“办事不求人、创业低成本”镇平营商品牌。
高位推动强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分管县领导深度参与的县委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按照“领导小组+专班”的原则,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放管服效”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5个县级工作专班,优化顶层设计,系统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县级工作专班组长强化日常调度,牵头部门加强协调推动,责任部门对标对表攻坚,形成了协同联动、合力攻坚的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
对标先进抓提升。坚持对标全国最先进地区,对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六最”标准,梳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对每项任务均明确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并建立调度、通报、销号、社会评议等工作机制,以及县级分管领导同志督办、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盯办落实的工作制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推动镇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改革创新优服务。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巩固拓展“极简审批、免证可办、免审即享”“一网通办”“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成果,不断推进“互联网+各类政务服务”,加快实现数据信息窗口共享、部门共享、服务平台共享,实施“证照分离”全覆盖,推动审批事项、时限、材料、环节再压缩、再减少,强力推进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掌上办”,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企业、群众。
做优企业服务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企业是工业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镇平县坚持把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作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有效抓手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增强工作针对性,着力解决企业实际诉求,丰富惠企助企内容,营造亲商助商氛围,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为镇平高质量跨越发展夯基垒台。
帮扶企业精准高效。县处级领导开展常态化、精细化、个性化包联服务,做入企助企的“宣传员”,惠企政策的“信息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生产经营的“推销员”。各行业政策主管部门建立惠企政策及时梳理、精准推送、直享快达机制,辅导企业接稳政策红利、帮助企业争取项目,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打通断点、堵点、痛点、难点,全方位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助力企业改革创新。以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和科创平台为重点,着重突出产业升级转型、企业降本增效、“专精特新”培育,与企业升规入统、分类管理相结合,定目标、深谋划、抓落地、强责任,建立以企业为实施主体、以干部为包联主体、以部门为服务主体的“三体”责任机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三改一平台”项目全覆盖,激活企业创新发展引擎,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培育企业梯次成长。在“万人助万企”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万人联万户”活动,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培育指导,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做好“播种培土、浇水施肥、修枝剪叶”等全链条“田间管理”,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助力“个转企、小升规”,做优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充分释放经济潜能,为工业经济筑牢发展底盘、激活动力源泉。(镇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谭亚廷 慕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