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通行顺畅了,心情也舒畅了。”初冬时节,经常走省道223线西华段的货车司机刘师傅,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说。
刘师傅提到的这段路全长仅200米,由于其是西至临颍、北通鄢陵、东至商水的“咽喉”,重型车辆来往量较大,由此路面坑洼断裂严重,不仅通行效率低,而且安全隐患多,群众意见很大。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聚焦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通过“群众出题+我来答题”方式主动“选题”,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方式认真“做题”,针对发现的道路交通问题,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牵头,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对含省道223线西华段在内的国道、省道进行修复。以“畅、安、舒、美”为目标,在公路工程建设、养护及干线公路国检等工作上发力。
今年以来,累计投资5.5亿元,新建公路40多公里,其中23.5公里已经启用通车,填补坑槽2596平方米,路面灌缝3751米,完成路肩除草55公里,桥梁及防撞墩涂漆725平方米,路林罩白60.394公里,路树修剪12.298公里。突出做好干线公路国检工作,投资5467万元,已完成G230国道大修5.2公里,中修罩面14.5公里施工,有力提升了通行能力、美化了通行环境。
“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才有实际意义。我们将继续上好理论学习的‘室内课’,推动发展的‘实践课’,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变成实际工作成效,努力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西华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马克强说。(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夏振华 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