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镇董桥村乡村记忆博物馆一角。刘天鹏 摄
2月11日,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镇董桥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苍翠欲滴的绿化景观、灵动优美的墙体彩绘,整洁卫生的乡村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来看看,这是村里利用边角地修建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今年刚投入使用,过年那几天热闹得很,附近村庄的小孩子们成群往这跑。”正在散步的村民张彦民介绍,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有一些没用的老物件,比如旧农具、织布机、纺花机等,放在家里占地方,村民们索性捐赠给村里,大家伙一起办了一个记忆博物馆。
“我们打造乡村记忆博物馆是为了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守望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董桥村党支部书记焦永超说,“得益于全县持续开展的农村‘六清’‘六乱’(清垃圾、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整治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治理工作,目前,已经整治坑塘5处,并对村里的污水进行集中整治,利用边角地修建小游园、足球场,硬化村庄道路,今年又建起了博物馆,村庄环境大变样。”
嫘祖镇吕店村经过整治后的坑塘。刘天鹏 摄
董桥村的变化是西平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一个缩影。该县各乡镇结合本地文化特色、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加强建筑风貌管控,促进村容村貌提升,积极创建“四美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示范村和省级“千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村及“五美庭院(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两旁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类型草花,对乡村道路进行美化,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扮靓农村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我县共创建完成111个‘四美乡村’示范村,23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已建成文化活动广场游园316个,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西平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金卫民说。
资金不足怎么办?西平县经过积极探索,建立起了政府统筹、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保障创建美丽乡村工作顺利推进——
——发挥县财政引导、撬动作用,逐年加大投入,2021年以来该县财政投资2200多万元,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奖补;
——各涉农部门积极争取巩固脱贫成果、人居环境整治、公路养护、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1.7亿多元,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统一分配集中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作用;
——充分发挥“一事一议”作用,鼓励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整治自家环境,打造美丽家园。2021年以来,西平县群众自筹850多万元、成功人士出资2300余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为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落到实处,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目标,西平县集中开展全方位‘大扫除、大清洁、大整治’活动,重点清理农村道路两侧、公共场所、庭院内外的积存垃圾。”西平县副县长丁中华介绍,该县财政出资5000多万元购买社会服务,与金沙田环卫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实现城乡垃圾收集、转运、治理一体化,全县271个行政村全部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口2‰的标准,配备了保洁人员1774名,组建了保洁队伍,保证垃圾及时清扫,限时转运,全天保洁。
“我们将牢固树立‘绿色引领、生态立县’理念,以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西平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侯公涛说。(西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夏先清 刘天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