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队长,西张庄村白坡河向南路段道沿有点松,雨大了,怕有冲毁护栏的危险。”7月22日,中站区龙翔街道西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军在例行巡查中,发现村道一处隐患点,立即向该街道防汛应急队报告。防汛应急队队长张江波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进行加固维修。
随着汛期来临,该街道上下争分夺秒,将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全力守护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了解,为应对汛情,该街道坚持“早”字当头,迅速激活应急响应机制。街道主要领导一线坐镇指挥,构建起“街道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三级责任链条,并严格执行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一支由街道干部、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联合巡查队,坚持每天对辖区河道、蓄水池、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等进行拉网式巡查。
“暴雨虽然还没来,但隐患必须先除。”在赵庄村,巡查队员王春玲发现一处山体边坡有零星碎石滑落,立即进行上报。该街道防汛应急队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并加固坡面,并安排专人定时巡查,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各位村民请注意,今晚到明天有小到中雨,住在低洼处的乡亲请提前作好转移准备……”许河村的大喇叭反复播放着最新雨情预警信息。据了解,该街道已经与气象、水利部门建立了实时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渠道,累计精准推送暴雨预警及避险提示信息40余条,确保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同时,该街道提前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编织袋、水泵、救生衣、应急灯……这些物资已经按照预案提前摆放到关键点位,一旦某个地方需要,我们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调运到位。”该街道防汛物资仓库管理员韩嘉俊向记者介绍。
预案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该街道针对辖区往年的雨情态势特点,科学划定了危险区域范围,并按照“梯度转移、分级响应”原则,明确了“谁转移、往哪转、谁负责、如何安置”等关键环节。“靳大娘,您家位置靠近山体,雨大了不安全,这是您的转移联系卡,上面有路线和责任人电话,需要转移时我们来接您。”许河村党支部书记毋金玲挨家挨户向重点户发放转移明白卡,并耐心讲解转移的重要性。据介绍,该街道辖区内11个行政村党员干部全天24小时待命,随时关注汛情变化,确保一旦启动转移,群众能够“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记者宋崇飞 通讯员王坤)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