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共富工坊”里的“指尖经济”

2025-04-01 16:42 | 河南日报农村版
分享到:

核心提示:3月27日,在兰考县南彰镇的“共富工坊”里,清新的藤条香气扑面而来,十几名村民正忙着编织精美的工艺品。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经电商平台“飞”往全国各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3月27日,在兰考县南彰镇的“共富工坊”里,清新的藤条香气扑面而来,十几名村民正忙着编织精美的工艺品。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经电商平台“飞”往全国各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近年来,南彰镇立足资源优势,将传统编织技艺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共富工坊”,探索出一条“居家就业+集体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以前编筐只是自家用,没想到现在能变成赚钱的门路!”村民王阿姨一边熟练地编织藤篮,一边笑着说。南彰镇以前编筐局限于家庭自用,难以形成产业规模。2023年,南彰镇政府组织村民学习山东省曹县庄寨镇编筐技术,成立“共富工坊”,聘请指导老师,统一标准、提升工艺,使传统编筐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今,工坊已开发出收纳筐、装饰篮等20余种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月均订单超5000件。

家门口就业促增收

针对留守妇女、老人等群体,工坊创新“集中培训+居家代工”模式,村民可到工坊学技术,也可领材料回家加工,按件计酬。“我腿脚不便,在家编筐每月能挣2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孙子。”65岁的王奶奶满意地说。目前,工坊已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超30万元。镇政府还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激发村民创新热情,涌现出“牡丹花篮”“生肖收纳筐”等爆款产品。

电商赋能拓宽致富路

为破解销售难题,南彰镇引入专业电商团队,打造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打开销路。在最近的“乡村振兴专场直播”中,一款手工水果筐2小时售罄,成交额突破5万元。“我们正与物流公司洽谈合作,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共富工坊”负责人王凤梅介绍,下一步将开发定制化礼品、文创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让传统手艺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夕阳西下,工坊里依然忙碌。一根根藤条在村民手中穿梭,编织出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南彰镇镇长刘芳表示:“我们将围绕‘一村一品’,培育更多特色工坊,让群众‘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随着订单持续增长,这座小小的“共富工坊”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亮丽风景。(河南日报农村版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杜世豪 胡冰涛)

文章关键词:
兰考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