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尉氏县庄头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推出“群众点题、纪委督办、部门整改、群众评议”闭环监督机制,切实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委政府“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为民服务新格局。庄头镇党委将“群众点题”监督机制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该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党委统筹、纪委主抓、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推动监督力量下沉、监督关口前移。
“我们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庄头镇党委书记陈伟说。为民生诉求渠道不畅等难题,庄头镇从35个行政村精心选聘35名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村民代表担任“民情观察员”,实现监督触角全覆盖。同时,设立7个“民情联络站”,开通“民生热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情收集网络,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精准施策解民忧,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今年入夏以来,多名“民情观察员”集中反映部分村庄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灌溉用水紧张等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溉难题,庄头镇党委立即启动“民生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组织农业、水利等部门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该镇纪委全程跟进监督,建立“问题发现—交办督办—整改销号—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
在整改过程中,该镇党委创新实施“三上门”工作法:干部上门听意见、专家上门作指导、党员上门送服务。累计组织党员干部2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召开“田间议事会”35场,收集意见建议156条,现场解决问题83个。
建章立制固根本,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为确保整改长效化,庄头镇党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方面,对全镇3016眼机井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问题的528眼机井全部进行了维修;另一方面,落实“井长制”管理责任,建立常态化巡查维护机制。
“现在不仅用水方便了,还有专人负责维护,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庄头村种粮大户王建军高兴地说。据统计,通过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全镇预计可增加粮食产量约60万公斤,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50余万元。
庄头镇党委将以“群众点题”监督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下一步,将把这一机制拓展应用到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教育医疗等更多民生领域,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庄头样板。
“群众的笑脸才是我们最好的成绩单。”陈伟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机制,让群众的每一个合理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每一个急难愁盼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全媒体记者 朱朝星 通讯员 张旭)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