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盐碱地“治”成米粮川

2025-08-19 14:11 | 河南日报农村版
分享到:

核心提示:8月的兰考,秋实待结。在二坝寨引黄调储工程的金牛湖畔,碧波荡漾,垂柳依依,骑行、散步、闲坐的人们三三两两,这片昔日盐碱肆虐之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兰考,这个曾因盐碱而闻名的地方,如今已彻底改头换面,探索出了一条“水润兰考”的生态化治理盐碱之路。

●土壤改良:盐碱地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面积13.8万亩,第三次土壤普查时3.29万亩

●种养循环:探索“稻鱼共作”模式,所产大米是普通大米的2.4倍,亩均增收800元

●数字检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自动调节灌溉量,节水30%、节肥20%

8月的兰考,秋实待结。在二坝寨引黄调储工程的金牛湖畔,碧波荡漾,垂柳依依,骑行、散步、闲坐的人们三三两两,这片昔日盐碱肆虐之地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兰考,这个曾因盐碱而闻名的地方,如今已彻底改头换面,探索出了一条“水润兰考”的生态化治理盐碱之路。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记者沿着焦裕禄同志当年治理盐碱地足迹,探寻兰考生态化治理盐碱地发展成果。

守护母亲河,筑牢生态底色

“中原油侠”徐军才,一个在兰考工作生活了41年的宁夏人,对金牛湖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年四季,尽是风景,多年来在这儿创作的作品,快可以搞个展了!”他笑着告诉记者,手中握着航拍仪,背后是他的狗狗和相机。金牛湖,这片曾经的低洼地、盐碱地,如今已变成了风景秀丽的风景区。

根据兰考城区规划,2017年开始建设的二坝寨引黄工程,总投资3.9亿元,面积2287亩,储水416万立方米,下游连接城区水系,上游则通过兰考干渠直通黄河。兰考干渠又进一步连接三义寨三分闸、三义寨渠首闸,最终汇入母亲河——黄河。

“大闸于2014年重建,主要服务豫东灌区,包括商丘、兰考、杞县等地生产生活、农业灌溉用水。”黄河三义寨渠首闸管理处处长李宇龙介绍道。作为“老黄河”,他深知守护好母亲河的重要性。当地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基础上,布局建设了高标准黄河生态廊道工程,包括黄河步道、黄河驿站等,配合沿堤村镇和美乡村建设,筑起了一道道风景线。

2018年年底,河南全省发起“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黄河兰考段成为河南段的“三线”道路、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标准段,水润兰考,有了基础、技术、生态等全方位支撑。

“近些年,就是因为牢守了母亲河的生态底色,有规划、有机制、有举措、有保障,才有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治碱科学化的生态治理样板!”兰考县水利局局长张广友是上述多项工作的亲历者,他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科技引领,创新治碱模式

兰考县汉丰种植合作社的实践证明了滴灌密植技术的优势。今年,该合作社种植夏玉米6100多亩,采用密植滴灌技术,不仅省工、节水、节电,还能提高出苗率和种植密度。每亩地最低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株,预计2025年每亩会增加产量约250公斤。

在仪封镇毛古村葡萄种植园,负责人岳保安向记者展示了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自动调节灌溉量,节水30%、节肥20%。”岳保安笑着说。这套系统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对环境也好。

“同时,兰考将盐碱地治理纳入‘四水同治’体系,通过河道整治与湿地建设调控地下水位。仪封镇对农田排水沟进行生态化改造,种植水生植物,既净化了水质,又防止盐分反渗。”仪封镇党委副书记杨晶晶说。

生态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我们在改良过的碱地上探索‘稻鱼共作’模式,与传统种植水稻相比,亩均增收800元。鱼稻生态大米每斤卖6元,是普通大米的2.4倍。”三义寨乡南马庄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砚斌说。

兰考县16万亩沙丘区正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绿色转型。推广覆膜滴灌、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及秸秆还田模式,改良沙质土壤结构,提升地力。通过覆膜保墒与滴灌精准供水,结合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沙地花生产量显著提升。

气候适宜,挑战并存

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副主任科员王武军介绍,兰考县盐碱地的形成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密切相关。由于紧靠黄河,历代黄河的决口、改道、泛滥对微地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全县微地貌差异明显的特征。兰考县现有两条明显的故道东西横贯全境,九条故堤、无数堤坝分布全县。故道南北两侧分别有1—5公里宽的背河洼地,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严重。

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兰考县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仪封镇、堌阳镇、三义寨乡、南彰镇、许河乡等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面积26万多亩,第二次土壤普查面积13.8万亩,第三次土壤普查3.29万亩。为了治理盐碱地,兰考县采取了多种措施。”王武军说。

在水利改良方面,提高土地排灌条件,疏通排水沟渠,做到“旱能浇 涝能排”。利用黄河水进行淤灌,既通过沉积泥沙形成新土层,又能冲洗盐碱,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在农业改良方面,平整土地、深耕深翻盐碱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生物改良方面,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化学改良方面,增施生理酸性肥料过磷酸钙与磷酸一胺,使钙离子置换土壤中多余的钠离子,从而改善土质。

王武军表示,2020年以后,兰考县进一步加大了盐碱耕地治理力度,完善水利设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深耕深松整地、使用微生物肥料、示范推广碱性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成效显著。

水资源管理,科学高效

兰考县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7万亩,入境水资源主要是黄河年分配用水指标7000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2.8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37立方米。多年来,兰考县贯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

一方面,继续推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水源置换,减少地下水开采。建设兰考县第二供水厂、红庙镇白楼供水厂,增加地表水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加快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多措并举有效利用水资源。同时,持续开展三义寨灌区改造,完善渠道供水设施,推进农业与工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

“我们将按照《兰考县超载区地下水治理工作方案》,积极向省水利厅申请南水北调及黄河水指标,稳步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张广友表示,“我们将改善城乡供水水源结构,开展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广先进的节约用水技术,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

水润兰考,生态先行。兰考县在生态化治理盐碱地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未来,兰考将继续守护好母亲河的生态底色,书写更加辉煌的生态治理篇章。(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焦宏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兰考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