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进行田间管理。
初秋的兰考县考城镇,连片的高标准花生示范田里绿意盎然,村民们早早开始田间管理,锄草、喷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里,花生产业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近年来,考城镇紧紧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鼓励村民种植花生。花生作为一种高附加值作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考城镇通过发放农机补贴、选育良种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了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促进了花生产业规模化经营。目前,该镇引导农户种植高油酸等优质花生品种7万亩,每亩产量稳定在400公斤左右,年产值达2亿元。考城镇对花生产业的系统性布局,确保了从种植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组织带动方面,该镇创新开展“五统一”模式,采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形式,实现统一种植标准。这不仅提高了花生的品质,还让优质果率提升至93%。农户们通过合作社共享资源和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这种模式还辐射到周边乡镇,让花生产业从试点走向全域,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辐射全镇”的发展局面。
技术指导是考城镇花生产业成功的关键。为提高花生的品质和产量,该镇积极推广ARC菌剂技术,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活力;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良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常态化指导,帮助种植户防治病虫害和科学施肥,确保花生稳定高产。通过努力,该镇花生产业不断壮大,村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取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了增产,考城镇还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花生秸秆回收利用。原来,花生秸秆往往被废弃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现在,该镇通过推广花生摘果机,让农机户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摘果服务,并回收秸秆。回收的秸秆被加工成高蛋白饲草,喂养畜禽,不仅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还为养殖户提供了低成本的饲料。不仅如此,该镇以冯庄、赵寨村为示范点,引进花生脱壳除尘技术,减少了花生在脱壳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在经济和环保方面实现了双赢。
龙头企业是考城镇花生产业的重要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兰考大丰植物油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年加工花生8万吨。河南安之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引进年产1万吨的乳白花生米加工项目,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无缝对接,促进了花生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显著提升了亩均效益。龙头企业不仅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品牌建设是考城镇花生产业的亮点。该镇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焦桐花”品牌系列,包括一级压榨花生油铁罐精品礼盒、5L大桶家庭装和单瓶尝鲜装等,成为闪亮的农业名片。
当前,花生种植及加工已成为考城镇农业效益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途径,激活了农村经济,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让村民逐步实现增收梦、致富梦。据悉,考城镇将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助民增收致富,让这片土地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全媒体记者路文川 通讯员 李德明 文/图)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