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全链条”治理,减负担树新风

2025-11-18 13:05 | 南阳日报
分享到:

核心提示:淅川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把文明殡葬理念送到群众身边。线上,通过各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165篇、短视频68个、公益广告49个,用图文、视频把政策讲得明明白白;线下,巡演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50多场,把新风尚演到了大家心坎里。

“以前办一场丧事,少说三四万元,多则五六万元,不光经济压力大,还容易互相攀比。现在不一样啦,村里有了‘百姓大食堂’,加上好政策,一场丧事不到两万元就能办得体面又妥当。”说起这些变化,淅川县上集镇光明社区的网格员邵景华脸上挂满了笑容。

面对殡葬习俗中的种种难题,淅川县委宣传部从宣传、制度、服务、示范等多个角度持续发力,探索出了一套“全链条”治理模式。

淅川县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把文明殡葬理念送到群众身边。线上,通过各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165篇、短视频68个、公益广告49个,用图文、视频把政策讲得明明白白;线下,巡演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50多场,把新风尚演到了大家心坎里。

当地还创新“指尖+耳边”模式,发放宣传页5000多份,村里大喇叭天天响,宣传车村村跑。滔河乡申明铺村乡村光荣榜获得者杜峰说:“广播里常讲,标语也常见,文明殡葬的好处现在大家都懂了。”

制度方面,淅川县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优化红白理事会等“四会”组织。全县340个村(社区)全部修订村规民约,把“丧事简办”写进去,村村都有白事倡导标准和约束措施,实现“一村一策”。九重镇邹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范仁花说:“现在办事有标准,攀比风气自然就淡了。”

在服务供给上,淅川县整合资源建设公益性殡葬设施,创新推出“乡村大食堂”模式。荆紫关镇店子村的“百姓大食堂”通过“捐赠+免费+积分”机制,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供餐,鼓励红白事进食堂办,一场能省三五千元。村民褚玉华感慨:“大食堂真是办到了心坎上,省心、省钱,还体面!”

此外,淅川县紧盯“关键少数”,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带头签承诺书、简办丧事,带动群众纷纷跟进。寺湾镇赵河村的王光轩坚定地说:“干部带头,群众才愿意跟,工作才好开展。”

“移风易俗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淅川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规范服务收费,做好“身后一件事”服务,让文明殡葬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文明淅川注入更强精神动力。(记者 王 蕾 通讯员 王海峰)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淅川县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86 10)88055719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