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散步,远远能看见巡逻队的灯光在村口晃动,心里头很踏实!”8月26日,汝州市陵头镇段子铺村的王大爷笑着说。
如今在陵头镇,从夜幕中的巡逻灯到院落里忙碌的网格员,从接访室的耐心倾听到特殊群体家中的暖心脚步,一幅“党建引领、网格发力、综治提效”的基层治理画卷正生动铺展。
今年以来,陵头镇创新构建“党建+网格+综治中心”治理体系,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网格的精细优势与综治中心的统筹优势深度融合,用更密的服务网、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实的治理成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
党建引领强根基 治理筑牢“桥头堡”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汝州市委政法委指导陵头镇以党建为“纲”,将27个行政村划分为308个网格,实现10062户全覆盖。308名党小组组长牵头,311名专职网格员与532名兼职网格员协同联动,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入党积极分子等力量全员参与,织就一张“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服务网。
依托这张网,矛盾纠纷排查走向“主动出击”。网格员开展“拉网式”走访,发现问题即启动交办督办机制,确保每件事都有领导盯、专人办、有方案、限时结。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桥头堡”愈发牢固。
夜间巡逻不打烊 守护乡村“平安灯”
“请大家关好门窗,注意居家安全……”每到晚上8点,陵头镇各村的巡逻队都会准时集合,队员佩戴红袖章、手持手电筒,开始了长达12小时的夜间巡逻。
为筑牢乡村平安防线,该镇综治中心统筹各村组建专职夜间巡逻队伍,每村15名巡逻队队员轮流值守,从每晚8点持续到次日早上8点,实现夜间治安防控全覆盖。
巡逻队不仅是安全“守护者”,更是民情“收集员”。队员在巡逻中细心观察村情动态,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小纠纷,帮助群众解决夜间突发困难。今年以来,通过夜间巡逻已累计排除安全隐患10处,其中包括提醒群众锁好车门,护送醉酒人员安全回家,帮故障电动车车主脱困等。
织密防溺安全网 筑牢生命“防护线”
针对辖区两处重点水域,陵头镇建起“村两委+网格员”巡逻机制,每日开展常态化巡逻。网格员随身携带救生装备,对水域周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对靠近水域的群众及时劝离,在重点时段增加巡逻频次,确保“水域有人看、隐患有人改、危险有人防”。
同时,镇综治中心联合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在水域周边设置警示牌、救生圈等设施,形成“巡逻防控+宣传教育+设施保障”的防溺安全闭环。今年夏季,该镇通过网格员及时劝阻野泳行为5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处。
矛盾化解在基层 架起干群“连心桥”
“以前有矛盾不知找谁说,现在网格员上门问,党支部书记定期接访,事儿办得又快又好!”这是陵头镇群众的共同感受。网格员每日动态排查,将纠纷化解在萌芽;每周二设为“矛盾调解日”,村“两委”干部“下沉约访”,变“群众来访”为“干部下访”。
今年以来,全镇排查矛盾纠纷99件,化解95件,化解率达96%。婚恋纠纷、邻里摩擦、宅基地争议……通过“网格排查+支部接访+多元调解”,九成以上的矛盾在镇村两级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精准关爱暖人心 特殊群体“有人管”
为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陵头镇对全镇13名患者建立“一人一档”,由镇政府联合派出所每月开展走访慰问,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和生活需求,协调解决就医、救助等实际困难。网格员每周上门随访,协助家属做好日常监护,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通过“定期走访+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全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率、服药率均达100%,未发生肇事肇祸事件,既保障了公众安全,也让特殊群体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记者 孙聪利 通讯员 张磊)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