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正值拔节孕穗期,也是营养水分需求窗口期。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积极应对部分麦田墒情不足、有效降雨较少以及大风天气的情况,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构建智能化设施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大科技助力,也为夏粮生产夯实基础。
驾驶员正在给无人机加注喷洒物。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装药、起飞、定位、喷洒……4月14日,在郏县薛店镇张武楼村的高标准农田,两架植保无人机正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平稳低空飞行,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千亩麦田瞬间吃上了“营养大餐”。
“以前都是农户自己打药,需要好几天,有的时候掌握不好药量。现在,使用无人机喷药,喷药量是设定好的。我们共出动四架无人机,一天能喷洒高标准农田5000亩小麦,相对于传统人工喷药效率更高、防治效果更好、综合成本更低。不仅可以带动气流,更好为小麦授粉,提高小麦产量,也为‘绿色健康、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郏县植保无人机驾驶员陈灿博说。
除了机械化喷洒农药,郏县薛店镇使郎庙村近万亩高标准田基本上采用机械化种植以及灌溉,科技助力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农户种粮收益,更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行走式水肥药一体化灌溉设备。郏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这类大型行走式水肥药一体化灌溉设备有自动化程度高、控制面积大、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地面灌溉相比可省工90%以上,与其他喷灌机相比可省工25%到75%,能昼夜自动喷灌,一个人在中心控制室就可操作喷灌机,工作效率高。
“以前浇地都是从庄里面向外面引水,需要五六百米长的水管儿,很不方便。现在,沟渠连通整好了,用上行走式水肥药一体机,再加上滴灌、喷灌等设施,我一个人操作机器就能把我自家合作社的1200亩地给浇完,不仅节水率能达到40%,还能结合灌溉,追肥、施药。这些智能化农业设备的使用,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郏县沃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王汉正说。
2025年,郏县农作物种植面积6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7万亩。目前,郏县共出动植保无人机80余台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无人机飞防面积达到18万亩。同时,农业部门组织县(乡)农技人员80人次,指导农户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并引导农户使用植保机、智能化灌溉设备助力春管提速增效。(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鲁振宇 李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