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这事儿多亏您了!”5月13日,在河南省舞钢市武功乡信访接待大厅,张老汉紧握刘二修的手说道。今年68岁的刘二修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前是武功司法所所长,如今仍奔波在信访调解一线,用30年的工作经验守护着乡邻安宁。
“老刘是‘活法律’,更是信访调解的活教材。”同事们都如此感叹。
一本翻烂的“说法”笔记本旁,摆放着由60个典型案例编纂成的《乡村调解手册》——这是刘二修给全乡网格员准备的调解秘籍。从宅基地纠纷到土地流转矛盾,每个案例都凝结着他把法理情揉碎讲透的心得。每周四,他都会带领调解团队到本周有信访问题的村庄接访,把信访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5月初,刁沟村两户村民因树木遮阴和地界纠纷问题发生冲突。刘二修第一时间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带着丈量工具赶赴现场,对照承包底册重划边界,普法说理3个小时,最终促成和解。
这样的“急诊式”调解已成常态,他亲自指导全乡80余名妇女工作者考取“法律明白人”证书,让法治春风吹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信访调解不是和稀泥,要让群众心服口服。”在他的推动下,武功乡创新“调解+普法”模式,信访案件同比下降32%,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有事找二修,说理有奔头”成为全乡信访工作的金字招牌。(来源:舞钢市委宣传部 作者:尹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