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钢市: 生物防治保障玉米稳产增收

2025-08-07 14:11 | 中国搜索
分享到:

核心提示:​8月5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八台镇彦张村的玉米田里,无人机将一个个赤眼蜂球均匀撒向田间。这是舞钢市农业农村局针对当前抗旱保苗关键期,在河南省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实施的2000亩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项目,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玉米稳产增收。

8月5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八台镇彦张村的玉米田里,无人机将一个个赤眼蜂球均匀撒向田间。这是舞钢市农业农村局针对当前抗旱保苗关键期,在河南省重大病虫疫情监测点实施的2000亩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项目,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玉米稳产增收。

无人机投放赤眼蜂球现场 吴小燕 摄

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玉米病虫害防控压力加大,舞钢市农业农村局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专家介绍,每亩地可投放4个蜂球,每个蜂球含约2500头赤眼蜂。赤眼蜂是一种体长不足1毫米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能够精准找到玉米螟等害虫的卵并寄生其中,可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实现“以虫治虫”生态循环。

“采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不仅效率高,也更均匀,能够覆盖玉米田的每一个角落。蜂球投放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赤眼蜂虫卵在2至3天即可羽化成蜂,迅速投入‘灭虫战斗’。”舞钢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合生说,此次防治行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也就是玉米螟成虫高峰期,间隔5天后进行第二次投放,以确保最佳防治效果。(来源:舞钢市委宣传部 作者:吴小燕)

文章关键词:
舞钢市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