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8月6日,笔者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了解到,该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通过实施“五强”工程,多点发力、系统推进,走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之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强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夯实治理根基
高新区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双管齐下筑牢“主心骨”。在农村和社区这两个基层治理主阵地,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创建,激发创先争优活力;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一村一策”精准整顿,确保
强队伍:锻造骨干力量,提升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高新区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骨干队伍。为明年村“两委”换届未雨绸缪,全区27个村已储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54人,其中第
强机制:凝聚多方合力,保障规范运行
高效的治理离不开协同的机制。高新区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破除部门壁垒,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在矛盾纠纷调处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深化“双报到”和联席会议制度,推动21家共建单位党组织、160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居民评单”的闭环服务链。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新“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同时,深化运用“四议两公开”
强网格:做细做精管理,提升响应效能
高新区创新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实现组织体系与治理网格无缝融合,“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该区科学划分138个农村网格、31个社区网格及4个企业专属网格,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资源,实现“多格合一”,极大地提升了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选配优秀网格员,加强业务培训,并创新推出“4567”网格工作法,推动网格员从“被动等”转向“主动找”,网格治理的响应速度和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
强平台:深化数字赋能,优化服务体验
数字技术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加速器。高新区充分利用上级共性平台及业务系统,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部门联动“一网协同”、基层治理“一网通管”。建立“政务信息协查”体系,部署本地协查系统,通过市数据共享平台实现765项市级事项实行“刷脸办”“免证办”“一次办”。依托网站公示首批评审期满提醒目录,提供“智能提示+人工提醒”双保险服务。强化12345民生热线办理,严格落实限时办结、跟踪反馈机制,确保诉求“实办、快办”。
在筑牢根基的基础上,高新区采取“四化”协同发力的方式,提升治理品质。
社会化治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培育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活动,
法治化治理。深化“法律进村(社区)”“法律进企业”活动,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推进“三零”创建,培育“法律明白人”,引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智能化治理。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应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分析社情民意,提升治理预见性和精准度。
专业化治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新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系统化布局和精准施策,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了服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其探索和实践,为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宝贵的“高新经验”。(来源:平顶山高新区管委会 作者:高轶鹏)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