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四棵树乡张沟村“9号农家乐”主人侯亚灼和妻子忙着为客人做酱焖鸡。
侯亚灼幼时患有手掌肌肉萎缩症,2021年,妻子又突发大病花了不少钱,家庭一时陷入困境。乡村干部及时将他家纳入监测对象,推动一系列帮扶政策精准落地:住院报销比例提升以及重症慢性病保障减轻了医疗负担、产业奖补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照顾家中老小,侯亚灼放弃了外出务工,开办起“农家乐”。妻子身体逐渐好转后,也主动加入经营,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打理“农家乐”。他们坚持使用新鲜食材,以地道口味打动顾客,渐渐积累了好口碑。
“感谢乡村两级的帮扶,去年我毛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我觉得人只要勤劳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走出了困境,迈向了富裕。”侯亚灼谈及过往颇为感慨。
据张沟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军介绍,侯亚灼的故事是乡村振兴政策精准帮扶的生动缩影,也是该村“农家乐”发展历程中的一段精彩“花絮”,类似的“蝶变”故事还有很多。
谈及张沟村的变化,许建军如数家珍。2001年,他带头吃“第一只螃蟹”,率先在平顶山市开办“农家乐”——许家大院。2007年,张沟村被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5年获评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018年获评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乡村旅游特色村,2020年被授予“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许建军被原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带头人。
为推进“农家乐”向民宿转型发展,许建军投入资金带头对许家大院进行提升改造,升级为山水居民宿。在山水居民宿的引领下,2025年“五一”期间张沟村新增民宿、“农家乐”4家。目前该村民宿、“农家乐”已发展到40余户,从业人员300余人,年均吸引顾客20余万人次,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民宿、“农家乐”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并在全省打响了“张沟酱焖鸡”品牌。
在山水居民宿的展柜里,桑叶茶、桑葚酒成了食客争相选购的“后备箱”产品。许建军介绍说,张沟村始终围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多点开花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链条由吃在张沟
张沟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亩(1亩≈666.67平方米)发展生态果桑、茶桑种植,和南京同仁堂合作生产桑葚酒、桑叶茶等产品,并通过“共富优品汇”将产品销往平顶山市区,仅此一项年产值就有100余万元。该村还利用数千亩
“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张沟村已发展成为‘农家乐’专业村,如今是‘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分红’。下一步,我村将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深度挖掘张沟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开发具有独特魅力的文旅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感受乡村魅力,促进村民就业创业,进一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许建军思路清晰地说道。
目前,张沟村已成功申报河道治理、旅客服务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新建旅游厕所,增设停车位、充电桩,同时积极盘活村庄闲置的20套房屋资源,加快研发生产真空包装酱焖鸡、速冻桑葚干、桑叶面等新产品,为村庄发展增添新活力。
沿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道路,如今的张沟村已然蝶变为“农旅休闲+生态康养”的乡村综合体,在文旅新业态的加持下加快打造民宿小镇。(记者 常洪涛 通讯员 王永安)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