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是我画的太阳花!今天我很开心!”11月3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手工教室里,一位听障小朋友高高举起自己的画作,尽管吐字有些模糊,但脸上洋溢的成就感和灿烂笑容,瞬间温暖了整个课堂。这是共青团鲁山县委组织开展“童语解心忧,助残伴成长”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动人一幕。
响应“青力助残 阳光伙伴”号召,共青团鲁山县委联合鲁山县心语工作站及“鲁小团”志愿服务队,为该校40余名特殊儿童带来了一场融合心理疏导与温情陪伴的暖心之旅。
有趣的“情绪模仿”小游戏拉开活动序幕,迅速打破了孩子们的拘谨。在随之展开的情绪课堂上,老师们将抽象的情绪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和互动游戏中,耐心引导孩子们识别开心、难过、紧张等基本情绪,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手势或画笔勇敢表达内心感受。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情绪的识别与表达是成长中的重要一课。”深耕特殊教育心理辅导领域的叶辉辉老师说,“我们通过创设安全、愉快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从而逐步打开心扉。每一次准确的表达,哪怕只是一个手势或一个色彩选择,都是他们内心世界一次成功的‘对外沟通’。”
据了解,共青团鲁山县委将持续发挥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心理疏导、技能陪伴等精准助残活动常态化开展,让关爱与温暖持续浸润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为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文明风尚注入更澎湃的青春动能。(来源:鲁山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晓统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