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天气渐寒,但在汝州市温泉镇侧崆庄村的文化大舞台上却热火朝天,数十名村民正熟练地将香皂、玉米淀粉等原料做成一朵朵色彩艳丽的“皂花”。这种源自北欧的工艺制品,因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成为市场新宠。今年以来,该村已销售“皂花”7000余箱,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这活最适合俺了,搁家看孩子,打工出不去。这花儿在家就能做,干得多挣得多!”村民王素红高兴地说。
近年来,随着该村大部分土地流转出去发展规模化种植,不少留守妇女面临“增收无门路、务工难顾家”的困境。该村党支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破解这道富民强村的“必答题”。
转机发生在2021年,该村干部到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城考察小型加工项目,学习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带动群众致富的经验。回村后,村党支部听取多方意见,决定利用本地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思路发展“皂花”加工。
为了让村民吃个“定心丸”跟着干,村干部决定带头“吃螃蟹”,经在义乌的老乡介绍,合伙兑钱引进了“皂花”制作生产线。通过几轮试制,掌握调色和花瓣加工技术后,“皂花”日产量达6万朵,月产值达3万余元,产品发往山东、浙江,供不应求。于是,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开始跟着村干部干。
在该村党支部推动下,河南百巧花商贸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建立“支部协调监管、公司负责市场、农户专注加工”的运行机制。村集体通过出租场地增收,村民按劳取酬,党组织全程保障务工权益。
随着“皂花”加工产业越做越大,该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政策和资金支持,把新建厂房和生产线租赁给公司,建立“村党支部+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吸纳温泉镇周边4个乡镇320余名农民加入,实现抱团发展、富民强村。
“党支部就是中!现在每月多挣千把块钱,接送孩儿、照顾老人都不耽误!感觉现在的好日子跟花一样!”村民秦爱芳说。(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曹相飞 通讯员孙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