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拉机进行耙地作业
11月2日,在汝州市小屯镇西村,村民杨勇志看着田里往复穿梭耙地的拖拉机,终于松了一口气。同一时间,在纸坊镇赵北村,农机也在田间忙碌不停。“接下来就要种麦了。”杨勇志说道。
据汝州市农业农村局消息,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73万亩以上,受前期连阴雨天气影响,播种期较往年普遍后移,集中在11月1日至11月15日。为保障播种质量,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当地采取了多项关键技术措施,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亩均基本苗控制在18万到22万株,播后镇压率、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超过95%,力争苗情达标率超过90%。
针对今年的特殊天气,汝州市农业农村局专门制订了小麦播种工作方案,并在实地调研后,向农户发出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性意见,核心要点包括:
以墒情为主线,科学抢播。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努力实现“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的目标。
落实落细“四补一促”措施。选用晚播早熟品种,实现以“种”补晚;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实现以“密”补晚;着力提升整地播种质量,实现以“好”补晚;施足底肥,实现以“肥”补晚,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注意整地播种“四不宜”。不宜过早粉碎秸秆,以免影响散墒;不宜过早耕翻整地,以免破坏耕层土壤结构;不宜在过湿时镇压,以免造成板结;不宜盲目抢时早播,以免发生烂籽烂苗。(张鸿飞 宋乐义 王俊哲文/图)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