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市:发展特色种植 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29 12:48 | 商丘日报
分享到:

核心提示:4月27日,走进永城市李寨镇曾楼村莴笋种植基地,莴笋植株整齐划一、叶片苍翠欲滴,每一根都长势喜人。采收现场,工人正娴熟地挥刀削叶、斩断茎秆、码放装袋,动作行云流水,空气里浸润着莴笋特有的甘洌清香。

4月27日,走进永城市李寨镇曾楼村莴笋种植基地,莴笋植株整齐划一、叶片苍翠欲滴,每一根都长势喜人。采收现场,工人正娴熟地挥刀削叶、斩断茎秆、码放装袋,动作行云流水,空气里浸润着莴笋特有的甘洌清香。

“你看我这莴笋,根茎粗壮叶片鲜翠,品相特别出众。”种植大户曾言华说,眼下正值二茬莴笋采收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采购商已在田头排起长队。“本季二茬莴笋亩产突破7000斤,预计两天内就能完成全部采收。”曾言华透露,为保障茬口衔接,已备齐旋耕机、生物有机肥及西瓜种苗等物资,采收完的棚区将立即深翻整地,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处理莴笋根系,随即转入晚春西瓜的标准化定植作业。

深耕农贸领域多年的曾言华敏锐捕捉到莴笋产业的市场潜力,于2019年毅然返乡开启创业征程。他通过跨地域考察系统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实现规模经营,从10亩扩展至40亩,成长为当地特色农业示范项目。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曾言华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通过技术帮扶和产业联动,成功带动全村20余户农户发展标准化莴笋种植,形成总面积达270亩的产业集群,有效激活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动能。

近两年,曾楼村积极探索高效农业种植模式,村民燕永锋通过创新葡萄草莓轮作套种技术,在20亩连栋大棚中实现了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效益叠加。这种水果套种模式,使土地亩均产值提升40%,成功打造出“一棚双收”的现代农业样板。

“葡萄9月收完,正是草莓种植的时机,到次年4月底草莓收完,又到了葡萄管护高峰。”燕永锋介绍,他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分别使用不同的种植技术,不断优化水、肥料、劳动力等科学管理,消除农业空档期,实现“人田双不闲”,每亩土地的收益都在2万元以上。

曾楼村通过发展现代化大棚产业,不仅构建起从育苗、种植到采收的完整农业产业链,更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升级。这一产业模式有效拓宽了村民就近就业渠道,仅在农业生产环节就累计创造近200个季节性岗位,使村民在获得稳定收入的同时兼顾家庭农业生产,形成了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李寨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路子,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资金扶持、引进优质品种、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引导群众适度发展水果、蔬菜种植产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让“一亩三分地”产出更多效益,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张 朋 聂 政)

文章关键词:
永城市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