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丘市夏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花生处于初花期,均为秋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下旬,商丘市出现两次大范围降水,补充了土壤墒情;但进入7月后,全市持续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保障秋作物生产管理顺利进行,日前,市科技特派员、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张伟,农艺师王娜前往虞城县杜集镇向阳村、林桥村等村的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秋作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保苗健壮生长等工作,为秋粮丰产提供科技支撑。
在杜集镇林桥村,张伟、王娜向花生种植户林士金讲解当前花生管理技术要点:“花生已进入开花期,此时的水肥管理尤其是养分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决定后期产量及整体收成。若前期底肥充足,可减少追肥,必要时采用根外追肥;若有旺长趋势,可使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控旺,避免徒长导致果针下扎困难,同时需加强叶斑病、棉铃虫等病虫害防治。”
随后,科技特派员在该村农田边的树荫下向群众讲解花生、玉米等秋作物管理技术。张伟指出,7月初,花生普遍进入开花期,田间管理至关重要。花生的开花数量和位置,会直接影响后期果针入土情况,进而决定花生产量。初花期花生对水肥需求量较大,充足的水肥是其正常开花和下针的关键。随着气温升高,花生可能面临叶斑病、网斑病、棉铃虫、蓟马及各类食叶害虫等病虫害问题。因此,需结合天气情况做好病虫防控、加强水肥管理,适时补充水分;同时,花生此阶段对磷、钾等大量元素及钼、硼等微量元素需求旺盛,需合理补充。
夏玉米是商丘市秋粮生产的主要作物,目前多数玉米已长出6片叶以上。科技特派员在现场向群众支招:对于高肥水地块、种植密度较大、长势较强的玉米品种,可在6-8片完全伸展叶时喷施玉米化控剂,以缩短节间距、增加气生根,提升抗风灾能力。
针对持续高温天气,张伟建议:“需重点防范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有条件的可在早晚时段采用小水勤灌方式调节田间小气候,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浇水;同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含磷钾的叶面肥,加强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高温型虫害防控,保障秋作物正常健壮生长,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影响。”
此次技术指导,为农户在高温天气下开展秋作物田间管理提供了实用技术支持,有助于夯实秋粮丰产基础。(记者 张凌伟)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