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党建引领做好为民事

2025-08-27 15:18 | 河南日报
分享到:

核心提示:​初秋时节,行走在卫辉市孙杏村镇杨大屯村,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村道,变成通组达户的平整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洁净,文化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闲谈,一幅恬静宜居的乡村画卷。

初秋时节,行走在卫辉市孙杏村镇杨大屯村,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村道,变成通组达户的平整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洁净,文化广场上孩童嬉戏、老人闲谈,一幅恬静宜居的乡村画卷。

这得益于村里近年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实现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整治规范为目标的“三通一规范”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基层治理的乡村振兴发展实践。

自2022年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以来,杨大屯村按照卫辉市探索的“七个一点”资金整合模式(向上争取、财政奖补、村民自筹等),仅投入260万元就完成了原本需1034万元的建设项目。村民积极自筹资金参与建设,党员带头承担洒水养护、绿化管护等后期维护工作,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良性循环。

“现在家里的抽水马桶能用了,小游园里散步的人多了,咱住着不比城里差!”村民常德富的感慨,折射出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目前全村273户全部实现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弱电线路整治后,电线“蜘蛛网”彻底消失了。

该村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13个网格区,由党员担任网格员,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村民则通过微信群和村民大会参与决策,“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村党支部还设立“党员责任区”,将道路养护、环境整治等任务分解到党员,形成“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效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好。

依托基础设施提升,杨大屯村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通过“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村流转土地600余亩,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民既能获得土地租金,又能通过务工增收。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

走进村头的麦秸秆画工作室,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的手艺人赵国付正指导村民用烙铁在秸秆上画山水画。聋哑学员杨成学会制作麦秸秆画后多了项收入,也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杨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庆说,村里计划引导更多村民农闲时学习制作麦秸秆画,通过传承非遗技艺带动群众增收。

村里拆旧建新腾出的20亩建设用地正对接企业入驻发展乡村产业,村口的荒废坑塘正在规划建设集体育、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张俊庆说:“俺村的幸福日子,还在后头呢!”(记者 赵振杰 代娟)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卫辉市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