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双椿铺镇金寨村的芡实基地里,村民们穿梭往来,娴熟地采收芡实,指尖的丰收与脸上的笑容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丰收画卷。
村民采收芡实
这片占地200亩的芡实基地,是双椿铺镇金寨村产业振兴的“金名片”。以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滩涂,2021年金寨村通过精准招商,盘活闲置资源,引进种植芡实,当年便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现在基地每亩能年产芡实300到400斤, 一年能收4至10茬,一亩地年纯收入超6000元。”8月11日,金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全介绍。
产业兴旺的背后,是优质服务的坚实支撑。为保障芡实种植,金寨村“两委”主动牵头流转土地,整修1.5 公里机耕路打通运输脉络,将20亩水面的大塘免费提供给种植户使用,还协调解决2口机井建设难题,织密生产保障网。 近年来,村里累计维修产业基地道路 4.2 公里、整修大塘5个、铺设U型渠道2.3公里。
如今的金寨村,从滩涂变良田到芡实等产业结硕果,实现土地利用率超 90%,蔬菜种植、中药材引种等9个代表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凭借亮眼的发展成绩连续三年获评 “河南省五星村党支部”。
立足优质山水资源禀赋,商城县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构建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产业版图:山区依托高海拔、多云雾的生态优势,建成高山茶基地,打造出“商城高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丘陵地区聚焦瓜果产业,引种黄桃、猕猴桃等优质品种,打造了双椿铺镇万亩林果基地;灌河沿岸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推广“稻鸭共生”、蔬菜大棚种植;平原地区则稳步推进优质水稻种植。同时,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一花一草”(北部乡镇种植艾草、南部乡镇种植野菊花)产业。
商城县以特色产业为针线,串联起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既让闲置土地遍地生金,更让群众在产业链上分享发展红利。(来源:商城县委宣传部 作者:洪晓燕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