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午间跑完最后一单都一点多了,又热又累,进了家‘暖新店家’,老板免费给水,还让我吹空调、歇歇脚,疲惫一下子消了大半。”日前,光山县外卖骑手陈亮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如今跑单时心里特别踏实,感觉身后有一群人在支持我们。”
今年以来,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服务新就业群体作为基层治理创新的突破口,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强化思想引领、推动治理融入,让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感受到温暖,并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织密服务网:从急难愁盼到暖心港湾
“以前跑单遇到下雨只能淋着,现在能在这里领共享雨衣,太方便了!”在罗山县的“娘家人暖新角”,外卖骑手王磊说。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人力社会资源保障、交通运输等部门,召开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座谈会,登记摸排全市7500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的需求。“我们发现社保缴纳、休息补给是大家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便联合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门,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方案。”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说。目前,该市已有3400余名新业态稳定从业人员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参保率提升至72.7%。
在阵地建设方面,信阳各地因地制宜,打造“暖新矩阵”:淮滨县改造400余处爱心驿站,覆盖全县主要商圈和交通节点;固始县建成信阳市首个全天候智能型爱心驿站;光山县征集102家友好商户,让外卖骑手凭工作证就能享受免费饮水、临时休息服务。
思想领航向:从流动群体到红色力量
“大家知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我们基层党员有哪些具体要求吗?”每周三中午,信阳市羊山新区的午间党课准时开讲,快递、外卖行业的党员围坐在一起,听当地社区党支部书记用接地气的语言解读政策。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体户,离党组织很远,没想到现在能在家门口上党课,不光学了理论知识,还认识了不少党员同行。”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党员王浩说。据统计,羊山新区这种碎片化、互动式的党课已累计覆盖党员2000余人次。
在潢川县,“创业培训+安居保障”服务体系让新就业群体找到了归属感。该县实施的“99360”人才服务工程,已为3000余名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当地工会设立“骑手之家”,团委开展“青春联谊”活动,妇联打造“巾帼创业站”。“现在不光工作上有人支持,生活难题也有人帮着解,感觉自己成了‘组织里的人’。”在“巾帼创业站”参加过培训的女骑手张敏说。
融入治理圈:从旁观者到主力军
“您好,我路过方店新农村二期南路口,发现窨井盖破损严重,拍照片发到了‘随手拍’平台上。”在潢川县定城街道北苑社区,快递员曹辉一边打电话一边上传照片。这样的“随手拍”他每月都会进行五六次。
如今在潢川县,像曹辉这样的“移动探头”已有26人,他们通过手机App上报的安全隐患、城市管理问题,平均1小时内就能得到回应。
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转变为治理力量,让他们在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羊山新区组建的电商党员“e心助农”服务队,通过“先锋直播间”帮农户售卖了价值6000多万元的茶叶、板栗等农特产品。
在浉河区,网约车司机成了“茶乡代言人”。该区组织茶乡文旅知识培训,让司机熟知各个景点、茶馆的特色。截至目前,网约车司机周师傅已推荐20组游客体验当地茶学文化之旅。
新县推动15家商会协会入驻8个社区。“县体育舞蹈协会在社区办起暑假托管班,帮我们解决了孩子无人看管的烦恼。”新县解放社区党支部书记黄艳萍说,“商会协会等新社会组织的加入,让社区治理质效上了一个新台阶。”(河南法治报记者 荆锐 通讯员 姚沛 岳娟娟)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