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18万亩稻田涌金浪 科技赋能稳丰收

2025-09-01 13:20 | 中国搜索
分享到:

核心提示:初秋时节,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乡何楼村斗岭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再生稻田里,金黄稻浪翻涌,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饱满的稻粒不断涌入储粮仓。

初秋时节,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李集乡何楼村斗岭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再生稻田里,金黄稻浪翻涌,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饱满的稻粒不断涌入储粮仓。

“今年8月初就开镰了,受高温影响,比去年早了整整10天。”“90后”新农人何建强指着身后连片的千亩稻田算了笔“效益账”,“再生稻不仅比传统单季稻收益明显提升,还能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既守护了生态,又保证了大米品质。”

再生稻“一季种植,两季收获”的核心优势,是其得到快速推广的关键。头茬稻收割后,无须重新播种育秧,利用稻桩休眠芽萌发新苗,经科学管理即可再收一季,大幅节省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据了解,从2014年试种40亩,到2025年达18万亩,商城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增长近4500倍,增产超3亿斤,产值超7亿元,已从一项农业实用技术升级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循环产业。

商城县打出一套“技术+规模+品牌”组合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技术服务上,组建优质稻米专家技术团队,由3名正高级农技推广研究员带头,95名农业科技人才分片包联乡镇,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进行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到位率超80%。

规模发展上,商城县筛选出“桃优香占”“隆晶优1212”两个优质品种,通过涉农补贴引导农户种植,良种推广应用率超60%;同时按照“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原则,由村集体流转土地或新型经营主体托管,让零散地块连成“万亩田”。

下一步,商城县农业农村局将通过科技创新、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机械化水平等举措,推动再生稻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来源:商城县委宣传部 作者:洪兰)

文章关键词:
商城县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