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商城县赤城街道北街社区红色小院内暖意融融。几张桌椅围成的“便民服务摊”前,居民们正围着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华反映问题。这个每周三定时“出摊”的移动办公点,已成为居民“有话就说、有事就办”的暖心驿站。
“过去办事要跑社区,现在干部每周三主动‘出摊’,太方便了!”一位前来咨询的居民开心地说。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北街社区组建了“支书+社区干部+党员+网格员+热心居民”的多元共治队伍,形成了“诉求收集—现场研判—分类办理—事后回访”的闭环机制。截至目前,“便民服务摊”已接待居民80余人次,现场解决医保缴纳、房屋维修等民生问题21件。
20余公里外的汪桥镇,基层治理创新同样如火如荼。该镇建立镇村两级议事会制度,聚焦产业“堵点”、民生“痛点”和纠纷“难点”,打造出“群众提诉求、党员议办法、党委定方向、多方合力办”的议事机制。曹畈村公厕卫生、土庙村特困老人安置等群众反映的问题,均通过议事会得到快速解决。
“过去是‘干部干、群众看’,如今是‘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汪桥镇党委书记余功义说。截至目前,该镇通过议事会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
今年以来,商城县立足实际,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推动基层治理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提升”。全县打造“红色小院”“美好邻里中心”等微阵地38个,通过“心愿墙”捕民情、“民生小黑板”公示进展、“民情记事本”理诉求,将政策宣讲、民主议事嵌入居民生活圈,累计破解楼道改造、停车位规划等民生“关键小事”520余件。
为打破层级与部门壁垒,商城县还推广“党建+阵地+平台”的“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构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中心统筹”闭环处置机制。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平台收集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件,办结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新格局。(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雷显会 洪兰)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