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情况都允许你暂时逃避与停止,面对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武装,立即反应,主动出击!” 这是孟瑞鹏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这位年轻的大学生,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总是会挺身而出”的承诺。他的身影,定格在2015年初春冰冷的湖水中,托举起两个幼小的生命;他的精神,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无数青年的心。
十年倏忽而逝,回望孟瑞鹏23年的人生,那些闪光的瞬间,串联起一个勤于修身、笃于立志、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务实重干的青年榜样。
图为孟瑞鹏生前在嵩山拍照留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供图
感人瞬间一:“侠是一种灵魂”
“侠是一种灵魂。侠懂得为了天下和平而行侠仗义,侠尊重自己的爱也尊重别人的爱。……侠宽容,所以才有仰天一笑的潇洒;侠博爱,所以才有顶天立地的英雄。”孟瑞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2007年的一个雨天,16岁的孟瑞鹏骑车去濮阳市区。回来时浑身湿透。父亲问他雨衣去哪了,他说:“我在路上看见两个小孩没带伞淋着雨骑车,就把雨衣给他们用了,我帮他们推着自行车回到家才回来。”小事见真情,他的“侠义”之心早已萌芽。
图为孟瑞鹏生前练功照。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供图
感人瞬间二:“不用多想,助人没有值不值,而是必须做的!”
一次,在学校家属区附近,孟瑞鹏与室友同行,看见一位提水壶的老人不慎摔倒,室友还未反应过来时,他已快步上前将老人扶起。面对室友“如果被讹诈了就不值了”的疑问,他坚定地回答:“不用多想,助人没有值不值,而是必须做的!”他的善良与担当,在那一刻展露无遗。
感人瞬间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会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扛起来!”
“我明白我的责任,作为家里的独子,我的肩头有太多的责任……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会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扛起来!”孟瑞鹏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父亲孟现杰说:“平时我们在镇上打工,只要瑞鹏在家都会把饭做好等着我们。”
他不仅孝敬父母,为家庭分忧,更将这份责任感延伸到班集体。作为班长,他用打工挣来的600多元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供全班同学无偿使用,电瓶总是充得满满的。他关心每一位同学,谁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感人瞬间四:“施与受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施与受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你对这个世界付出多少爱,生活也回报给你多少快乐。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加神圣和高尚。”这句写在笔记上的话,被孟瑞鹏生动践行。他是同学眼中的“暖男”,军训时同学脚崴了,他背着去卫生院;同学失恋,他陪着爬山;谁家里有难事,他尽力相助;谁心情不好,他第一时间发现并开导。
感人瞬间五:“有两样东西,你绝对不能丢。一样是理想,另一样是良心。”
“我们还很年轻,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对不能丢。一样是理想,另一样是良心。”这是孟瑞鹏在写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中,郑重写下的话。
他用短暂的一生坚守着这份初心。无论是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顿,还是社会的不公,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执着。
图为孟瑞鹏写给三年后自己的信。 何青 摄
感人瞬间六:“他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救命啊!救命啊!有孩子掉进湖里了!”2015年2月26日下午,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韩村乡西赵楼村,冰冷的人工湖旁传来急促的呼救。
正在附近的孟瑞鹏闻声迅速跑去,将衣物抛到一边,毫不犹豫地跳入刺骨的湖水中。当天最高气温只有4℃。他用尽全力将两名落水儿童托起,推向岸边。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两个孩子最终获救。孟瑞鹏却因不善游泳,体力耗尽,沉入了水中。当救援人员将他打捞上岸时,他依然保持着双臂高举、双手伸开的救人姿势……
孟瑞鹏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如同他日记中所写:“死亡是生命的最后盛典,此后它便化为回声轰响在活人的心里。”这回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在担当中历练,在奉献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华章。(张朝阳)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