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抓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商水县固墙镇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该镇黄台村党支部委员高金虎带领村民,致力于破除陈规陋习,将新时代基层治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及文明传承深度融合,借助身边榜样力量激活文明新风,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移风易俗之路。
“他是俺村的红白理事会成员,是推进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更是勇破陈规陋习的‘排头兵’。他办事公道,思想开明,在他的带动下,俺村的风气越来越正!”在黄台村,提起高金虎,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老党员,高金虎始终把“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牵头完善制定新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移风易俗机制,让新风“有章可循”。
“自家的事好办,全村的事难管。”高金虎深知,移风易俗不能只靠个人自觉,必须有制度保障。2021年,他主动向村“两委”提议成立红白理事会,带头报名当理事。在他的推动下,理事会制定了《黄台村红白事操办标准》:彩礼不超过3万元,新事新办不攀比,婚宴每桌不超过500元,婚车不超过6辆;白事简办,不搞封建迷信活动,殡期控制在3天内,不收受非亲属礼金等。高金虎坦言,新标准推行之初,许多村民不理解甚至抵触。村民李某为儿子办婚礼,私下准备了20桌宴席和不菲的“改口费”。获悉情况后,他立即上门劝说:“老李,规矩不是摆设。你破例了,大家都跟着学,风气又回去了,还咋移风易俗?”
高金虎给李某算账:“多摆10桌,至少多花5000块。这钱给孩子买台电脑、添点家具,不是更实用?”李某最终被说服,主动缩减了宴席规模,成为响应婚事新办、婚事俭办的带头人。近年来,为确保村规民约落地落细,高金虎与红白理事会成员分片包户,谁家有红白事,他们第一时间上门指导并全程监督。遇到坚持陈规旧俗的家庭,他们多次上门摆事实、讲道理,甚至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同劝说,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方式,让村民逐步接受新规矩。如今,村里红白事花费平均减少60%,村民不再为“人情债”发愁,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
除了红白事改革,黄台村还把移风易俗延伸到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金虎发现不少老人听信封建迷信讲座甚至购买“神药”,便积极与镇包村干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沟通,邀请县医务、法律、科技工作者定期到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普及健康养生和法律科技知识。针对留守儿童,他牵头成立“假期学堂”,自费购买书本文具,邀请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宣讲防溺水、防电诈常识,让孩子们假期更充实。看到村居环境差,他带头清理门前卫生,组织“环境整治小分队”定期打扫村道、清理沟渠。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日,他还积极参与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小院”“好媳妇”“好婆婆”等,用身边榜样示范引领。
高金虎常说:“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得像种庄稼一样,勤施肥、常除草,才能长出好苗子。”在他的带动下,黄台村陈规陋习渐消,“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的文明新风盛行。村里风气越来越好,村民腰包鼓了、笑容多了,乡村治理也更顺畅了。高金虎的实践和黄台村的经验,成为商水县基层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典范。(记者 李瑞才)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