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桃15块,买馍能吃好几天!”近日,在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颍河湾生态园白凤桃园,几位拎着竹篮的老太太在桃树下热烈讨论着桃子的价格。竹篮里15元一个的桃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诱人的果香。这是刚从树上摘下的白凤桃,果皮上还凝着细密的水珠。
“你们可别嫌贵,在郑州,花30块都不一定能吃到嘴里!”一位身穿浅蓝色工装的男士拿着一个桃子,对几位老太太说。这位男士是颍河湾生态园负责人和合胜,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桃状元”。十多年前,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省城的“铁饭碗”,一头扎回了老家。他说:“我学的是种果树,总得让老家的地生金。”
2014年,和合胜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桃树,成了远近闻名的“桃痴”。别人种桃图省事,他偏要给每棵桃树建立“成长档案”。后来,他还把果园变成直播间,在网上卖桃。2021年,听说无锡阳山水蜜桃研究所的新品种白凤桃品质极佳,他坐了6个小时的高铁上门谈合作。引进白凤桃树后,他在田间搭了一个简易棚,吃住都在这里,以便观察并记录桃树生长过程。
今年夏天,这份坚持终于结出硕果。近日,走进颍河湾生态园白凤桃园,记者看到每棵桃树下都有一块小牌子。这是和合胜为桃树制作的“身份证”,上面记录着授粉时间、施肥种类、光照时长。
据介绍,和合胜种了200亩白凤桃树,每亩有93棵,平均每棵挂果约80个,亩产可达3500多公斤。这种桃子在郑州一个可卖50元,而在西华一个只卖15元。“我是西华人,得让乡亲们尝尝鲜。”和合胜说,采桃季,每天有80多位村民在颍河湾生态园干活儿,每人每天能挣80元。
接受记者采访时,和合胜望着缀满枝头的“金果子”,激动地说:“这树就是‘摇钱树’,结的都是‘致富果’。”
风掠过颍河湾生态园,沙沙的声响仿佛是乡村振兴的欢歌。(记者 张猛 孙靖 通讯员 彭世繁)
【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