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农场:唤醒时光流转中的“农垦记忆”

2025-08-29 12:44 | 周口日报
分享到:

核心提示:去年8月,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成功跻身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行列。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一段承载着农垦岁月沧桑与奋斗精神的厚重历史。近日,记者在这片占地406.65亩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119.7亩,建设控制地带286.95亩)看到,曾经的“农垦记忆”正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重新焕发生机。

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一角。

去年8月,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成功跻身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行列。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一段承载着农垦岁月沧桑与奋斗精神的厚重历史。近日,记者在这片占地406.65亩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119.7亩,建设控制地带286.95亩)看到,曾经的“农垦记忆”正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重新焕发生机。

擘画保护蓝图 筑牢历史文化传承根基

“要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科学规划是第一步。”黄泛区农场党工委书记张晓的这句话,点出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关键所在。自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跻身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行列以来,当地便积极对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紧扣《周口市加快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方案》,梳理保护修缮任务,为活化利用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

历史建筑的加固修缮不容忽视。建场路两侧历史建筑的外立面得到精心修复,斑驳的墙面重获新生。建场路的基础设施也同步升级,雨水管网、道牙等全面更新,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的“筋骨”愈发强健。

王近山故居的保护修缮是重中之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当地计划对王近山故居周边1465平方米的房屋实施整体性征收修复和系统性整合,原汁原味还原建筑的原始结构。“我们不仅要修复房屋本身,还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黄泛区农场党工委副书记、黄泛区农场管委会主任谷静表示,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具有红色教育、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纪念性景观空间,让游客既感受到黄泛区农场的红色文化底蕴,又感受到农垦年代的氛围。

在黄泛区农场的历史版图中,中央党校旧址是不可忽视的红色坐标。在这片占地150亩的区域,保留有住宿和办公建筑10栋、礼堂1座,总建筑面积4127.1平方米,是周口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苏式建筑群。为了让这处红色遗址重焕光彩,当地开展了细致的复原工作。工作专班多次拜访附近老住户,并结合现场勘测、老照片比对,成功绘制出中央党校复原图,明确了中央党校旧址边界、建筑物原貌等关键信息。针对中央党校五七干校“回形路”铺设,当地对位于核心区域的14处房屋实施集中征迁,目前已与涉及居民签订征收协议。二七礼堂西侧洗手间的重新选址工作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广泛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后,工作专班为洗手间重新选址,目前已完成图纸设计,将坚持“先建后拆”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探寻文化肌理 激活时光里的“精神密码”

“以前,建场路两侧可热闹了,供销社里人挤人,邮电所门口总有人等着寄信……”在黄泛区农场党工委组织的座谈会上,老住户李先生的讲述让人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场景。为了留住这些易逝的历史记忆,当地专门召集省文史资料撰写员、黄泛区农场文化研究专家、建场路老住户等召开座谈会,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成功复原生活场景、商业场景等16处,并建立数字档案库,持续完善图纸资料。

农耕文化是黄泛区农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已面向社会征集文史资料及老物件300余份(件),包括老档案、老报纸,以及犁、耙、纺车、水车等农具。每一件老物件都承载着老一辈农垦人的记忆,为后期布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黄泛区农场场史馆改造提升工作正有序推进。工作专班对场馆风貌、文物史料、历史场景等进行整体优化,增设多媒体展示区和互动体验区,让游客观感更佳、体验感更强。

在红色文化挖掘与传承方面,当地同样不遗余力。围绕中央党校旧址谋划的公共服务实训基地项目,已被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该项目的落地,将让这处红色遗址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入了解那段艰苦卓绝而又闪耀着理想信念光芒的岁月。

活化利用赋能 共绘历史与生活新篇

“以前哪敢想财税所能变成这么热闹的地方!”居民张女士口中的财税所,如今已成为黄泛区农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远处的邮电所旧址,门楣上绿底红字的招牌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印记,门口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老式邮筒,屋内的油灯、桌椅、旧海报,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是黄泛区农场践行“守正创新”理念的生动实践。黄泛区农场志愿者服务总队定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演出等活动。昔日供销社里的场景在这里复原,墙上的老标语、货架上的旧商品,瞬间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回忆,现场还展销10余种特色农产品,不仅延续历史记忆,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未来,这样“双赢”的局面将陆续出现。当地计划在三八河沿岸栽种柳树、打造滨水步道、开辟小菜园,让居民和游客既能欣赏河景,又能体验农耕乐趣。对建场路两侧建筑进行改造,采用青砖、灰瓦等传统建材,搭配农垦元素装饰,力求展现昔日的风格。

黄泛区农场党工委书记张晓表示,黄泛区农场将克服困难,乘势而上,高质量完成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任务,让黄泛区农场的历史记忆在活化利用中得到传承,为周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力量。

如今,黄泛区农场场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每一处修缮都为这段厚重的历史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处既能触摸历史温度,又能感受时代气息的文化地标,让“农垦记忆”看得见、留得住。(记者 张猛 孙靖 文/图)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文章关键词:
西华县
分享:
国搜推广

联系邮箱 : hezuo@chinaso.com

联系电话 :15981920699

联系地址 :郑州市金水区正光街行署国际C座8楼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