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西华县人民医院新院区。

西华县状元桥中学一角。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基本需求,到“住有所居、业有所就”的生活愿景,再到“老有所养、环境宜居”的品质追求,民生福祉的每一个维度都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华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工作置于全县发展的核心位置,围绕群众关切,持续增加投入、创新举措,在教育、医疗、城乡建设、就业、养老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民生保障从“满足基本”向“追求优质”升级,奋力绘就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幸福画卷。
筑牢民生基石 夯实教育医疗基础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西华县直面教育资源不均、基层医疗薄弱等现实问题,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方面,西华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针对城区“大班额”和农村学校条件差、师资弱等突出问题,近两年,该县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多所学校,覆盖城区和乡镇,有效缓解学位紧张与“上学远”问题,切实改善校园环境。以西华县实验中学新校区为例,该校的建成投用极大方便了周边学生就近入学,标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在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西华县更加注重教育“软实力”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组建高水平教研团队。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教育资源共享,带动乡村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今年高考,西华县成绩亮眼,多名学子考入知名高校,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
西华县将持续优化教育服务,打造“课后服务智慧云平台”,解决学生课后托管难题;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完善生活设施,配备专职管理老师,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医疗服务方面,西华县同样取得显著成效。为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条件,解决县人民医院老院区床位紧张、停车难等问题,西华县将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工程,通过新建门诊楼、住院楼和医技楼,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优化就诊流程,全面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积极推动县人民医院与省级、市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与患者满意度。
此外,西华县积极完善基层医疗网络,2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达到基本标准,其中9个达到推荐标准,均配备全科医生与基础设备,实现“小病不出乡”。村卫生室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配有合格村医与常用药品。该县还将对部分村卫生室实施信息化升级,配备远程会诊设备,让农村群众通过“互联网+医疗”享受优质服务。红花集镇王庄村村民王大爷说:“如今,在村卫生室不仅能量血压、拿药,还能视频连线县里的医生,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往县城跑了。”
提升城乡品质 建设宜居宜业家园
城乡环境直接关系群众的生活品质。针对过去城区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西华县以“城乡面貌大提升”为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模式创新,让城市更宜居、农村更美丽。
在城市建设方面,西华县聚焦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一系列补短板工程,近两年,新建、改造多条城区道路,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注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施城区水系清淤、景观提升工程,建设亲水平台和公园。如今的西华县城绿树成荫,碧水环绕,空气质量显著提升,是全市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县。
在乡村建设方面,西华县以乡村振兴为引领,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公交车。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灌溉渠道,更新泵站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以奉母镇为例,过去,由于道路不畅,该镇的农产品运输困难,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扎实推进,大型车辆可直达地头,农产品畅销省内外,群众收入大幅增加。
城乡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有效的治理。西华县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将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网格员依托手机APP实时上报、快速处理各类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同时,该县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并积极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推动就业创业 架起群众增收桥梁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部分群众技能不足、增收渠道偏窄等问题,西华县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拓展就业岗位、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等,为群众搭建就业平台,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围绕群众技能提升需求,西华县积极实施“技能培训赋能计划”,结合市场需要和群众意愿,开设电焊、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班,坚持“理论+实操”相结合。近两年,该县已帮助大批群众实现就业或创业。今年下半年,该县将重点面向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开展定向培训。以家政服务培训为例,学员考核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后,可由县人社局推荐到家政服务公司就业,实现稳定上岗、收入增加。
在拓展就业岗位方面,西华县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积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邀请重点企业参加。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两大主导产业集群,有效拓宽本地群众就业渠道。
下一步,西华县将继续拓展就业空间,积极推进“四大商圈”“五大商业综合体”及经开区综合性消费中心建设,带动商贸、餐饮、物流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
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努力让有就业意愿的群众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正使就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稳定器’。”
关爱老年群体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西华县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着力破解养老机构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居家养老存在隐患等问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西华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8月底,县康养中心建成并投用。作为周口市规模较大的县级康养机构,该中心设施完善,可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康养服务。2 个乡镇医养结合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届时可为当地老年人提供“看病+养老”服务。
在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方面,西华县重点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已为数百户老年人家庭安装安全扶手、改造卫生间、配备紧急呼叫设备。家住西夏亭镇的李老太说:“如今,有事一按呼叫器,网格员很快就上门帮忙,孩子们在外工作放心多了。”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西华县在城区公园专门设置“老年人活动区”,配备适老健身设施。积极开展敬老月暨重阳节慰问活动,为高龄老人发放慰问金与慰问品。在各乡镇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当地老年人提供免费餐饮、健康检查、文娱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
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全力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
从教育医疗的基础保障,到城乡环境的持续改善,从就业创业的多元赋能,到养老服务的温情守护,西华县民生工作始终紧扣群众所需所盼。未来,西华县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机制,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服务质量,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群众,奋力绘就更加温暖、更加绚丽的民生幸福画卷。(记者 张猛 孙靖 文/图)